【校奖风采】任虎:认真能把事情做对,用心才能做到完美

发布部门: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发布时间:2022-02-23浏览次数:16

创建时间
2022/2/23 9:26:35

         他坚持以“二冷”的决心投身科研事业,他将历史唯物主义作为历史研究的武器,他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史研究的道路上矢志前行。他就是今天故事的主角,2021年度校长奖学金研究生组获奖者——任虎。

         任虎,历史学系2018级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苏联史学在中国的传播。荣获国家奖学金、校长奖学金、华师出版智慧奖学金、校优秀学生等荣誉;累计发表及录用论文9篇,合编学术图书2册,其中权威期刊1篇、CSSCI期刊6篇,2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中国研究生》全文转载;主持校级学术项目2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项、校级学术项目1项。

集腋成裘  采铜于山

         从2015年进入华东师范大学以来,任虎就在中国历史学研究重镇之一的历史学系接受了近七载的系统训练和培养,为此后的科研打下了较坚实的基础。

         “在硕士阶段,我积极学习学校和历史学系开设的一系列必修和选修课程,来充实自己的基础知识储备。同时,我在与导师李孝迁教授历时3年编校《近代中国史家学记》(2册,113.1万字)的过程中,通过反复精心编校200余位中国近现代史学家的相关回忆、自述、采访、评论文章,进一步把握中国近现代史学史的基本脉络,在这过程中加深了自己对中外史学交流和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史研究领域的热爱。”

        任虎参与编校的《近代中国史家学记》被列入“中国近代史学文献丛刊”第1辑,荣获“国家出版基金项目”、“上海高校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出版工程”和“上海教委科研创新计划重大项目”的资助,受到新华网、中国社会科学网、《文汇报》、《中华读书报》等媒体的广泛报道。该书多次位列当当网和京东网“历史书籍”排行榜前列,论文引用率颇高,还被全国多所历史院系相关专业列为学生阅读参考书目。

任虎参与编校的《近代中国史家学记》

媒体相关报道

躬行致知  立志高远

          基于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的浓厚兴趣,任虎在硕士毕业后选择在学校攻读博士学位。在导师李孝迁教授的指导下、教研室师长们的帮助下,任虎在博士入学后很快确定了博士论文选题。他希望延续我校历史学系吴泽先生开创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传统,以“苏联史学在中国的传播”作为研究方向,力图找到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在苏联史学的影响下,从多元走向统一并成为主流的原因。

         任虎深知科研创新需要大量新材料尤其是第一手档案资料的支持,他也在科研路上坚持如此。正如王国维先生所说,“新学问之起,大都由于新发现”。为了深入探究苏联史学在中国传播的基本面相,任虎在经费有限的情况下,曾多次自费前往北京、四川、湖北、江苏、上海等地的档案馆、图书馆查阅档案。任虎回忆起当时的场景说:“我在查阅档案资料的过程中面临了许多困难,有时为了充分利用查档时间一天只吃一顿饭、初到异地时的水土不服导致胃痛反复和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等……当然,这些困难都没有打倒我,反而更加锻炼了我的意志力。”

          任虎坚持以“二冷”的决心投身科研事业,秉持客观、辩证的科研态度。他以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家“五老”之一的范文澜先生倡导的“二冷”精神(“坐冷板凳”与“吃冷猪肉”)为鞭策,时刻提醒自己历史研究者要耐得住寂寞,只有长年累月、踏踏实实地下功夫做学问,成绩才会得到学界认可。“我的导师李孝迁教授也时常告诫我,学历史的人并不需要特别聪明,只要有恒心和活力就一定会有收获。”

         无论是历史人物、历史文本、历史事件还是历史思潮研究,一定要保持客观态度,要坚持辩证、两面地看待研究对象。特别是在人物研究中,要注意以“平等”“辩证”的眼光去看待他们,将他们作为大时代背景下的“一般人”去研究,积极利用相关的档案、日记和回忆材料,来重新审视、客观评价他们的史学研究历程和研究成果。

          2019年10月底,任虎前往北京查阅档案,开展新中国成立前后历史学者的“唯物史观转向”问题研究。他以白寿彝先生等在中国现当代均产生较大影响的历史学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展现了在20世纪50年代前后以白先生为代表的历史学者将唯物史观应用于历史研究,在60年代随着新中国历史学界的自主意识逐渐萌生,白先生等历史学者逐渐认识到并开始突破僵化、教条的“苏联模式”对历史研究的影响,在80年代计划“建立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史学”的时代履迹。该文以《继往开来:白寿彝中国史学史研究的唯物史观转向》为题,被《史学史研究》录用、发表,并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全文转载。

 

            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是中苏史学交流过程中最直接的桥梁,任虎选取了斯大林著《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联共(布)中央特设委员会编《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苏联科学院主编《世界通史》(13卷本)等重要文献作为研究方向,通过具体的案例探讨苏联史学对中国的史学理论与历史理论、中国通史和中共党史、世界通史究竟产生了怎样影响。

    其中,他的《〈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1919-1980)》、《论〈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对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的影响》两篇文章,详细探讨了《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自传入中国以来对于统一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思想的突出贡献,细致梳理了该书对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等中国通史著作以及胡乔木《中国共产党的三十年》等中共党史著作产生的影响,并分析该书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史中的积极和消极影响。这两篇文章在学界也收到了积极反响。



任虎学习的重要文献资料


负笈远游  问道探源

  学术交流和团队研究有助于提升科研创新能力,交流和碰撞有时能产生思想创新的火花。任虎积极参加学术交流,先后9次在国内高水平学术会议上作学术报告,并多次受邀在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高校作课程讲授和学术报告。他在会议上积极发言,汲取学界前沿理论和热点论题,向师长们请教学习经验,使论文写作、修改能力和学识阅历均有了一定提高。


  同时,他也多次参与组织学术会议和学术活动。2018年,任虎主持“丽娃史学工坊”学术沙龙,受到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院项目资助和报道。此后沙龙连续3年获得研究生院项目资助,“丽娃史学工坊”微信公众号在学界也产生了较广泛影响。任虎表示:“学术活动的参与和组织,既可以提升我的实践能力,还加深了我对学行合一的认识。”


丽娃史学工坊微信公众号



任虎的主要科研成果



获奖感言

   获得校长奖学金,既是对自己多年来坚持不懈的肯定,也是对自己应加倍努力的鞭策。我已经用这笔奖学金购买了一批较珍贵的书籍和文献材料,这极大提高了我的论文写作进度;我还计划在疫情缓解后利用这笔奖学金去全国各地查询档案资料,以充实科研成果、提高学术能力。

感谢学校对我的培养、感谢师长们的帮助,学界的认可也给了我很大的鼓励,我愿继续在科研的道路上矢志前行。

  我坚信,认真能把事情做对,用心才能做到完美。

                                                                                     ——任虎

任虎参加2021年度校长奖学金答辩